驻村工作让我收获了幸福与成长
中国审计报
2023-01-19 14:29
0
+1
+1
2021年7月,我被单位派到嘉陵区安福镇超果院村,成为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淳朴,看到了村民因生活改善后的幸福和喜悦,同时我也收获了幸福和成长。
超果院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产业发展较弱,村上年轻劳动力少,留下的多数为孤寡老人和小孩,是一个典型的偏僻小山村。初到超果园村,我感到一片茫然,面临着与大多数新驻村干部一样的窘境:对村民不熟悉,本想热情打招呼,却不知如何称呼;对乡村振兴以及有关民生政策不熟悉,不能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基层经验不足,在调解村民矛盾时,因话语干瘪,总是显得很被动……为了缩小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我常利用晚饭后空闲时间与村民一同散步,和他们拉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村里的大事小事,也帮助村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我注重加强与镇村干部的沟通交流,主动请教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结合本村存在的实际困难,积极探讨研究下一步工作举措、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等。通过用心的工作,村民们逐渐接纳了我,我也慢慢感受到了为老百姓做实事的成就感、获得感。驻村期间,让我感受最深、最感动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村民陈隆富的改变。陈隆富是超果院村1组村民,50多岁了还未成家,之前一直在外务工,收入还算不错,因为两年前不慎伤了腿,选择返村独自一人生活,从此性格越来越孤僻,不仅酗酒,还养成了“等靠要”习惯,时不时地找村委会要钱要救助,稍不满意就扬言上访,和镇村干部矛盾不断。我通过村民了解到,陈隆富生性善良,之前条件好时会经常帮助别人,现在身体垮了,生活确实困难,村民们多对陈隆富的经历表示同情。为此,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向相关部门报告这一情况,积极为陈隆富争取相关救助政策。今年5月,在开展防返贫“回头看”大排查工作中,我们将陈隆富评为监测户,并帮助他申请到了最高标准的低保补助政策,并请残联安排人员到他家中为其进行残疾等级鉴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应该鼓励陈隆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他腿脚不好,不能下地干活,于是建议他通过养鸡改善生活。待他养鸡稳定之后,我们又建议他扩大养殖规模,但他却犹豫了,在我们的追问下,他才说出实情,他的邻居认为他家的鸡从围栏下钻出来破坏了自家菜地里的菜,两家产生了邻里纠纷。随后,我们多次上门与他的邻居积极沟通,帮助陈隆富加固养鸡围栏,邻里矛盾得以化解。现在的陈隆富已经振作精神,不再酗酒,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每当我们上门,他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第二件事情是村道路交通的改善。现今的超果院村是由原铁笼山村和原超果院村合并而来,原超果院村是贫困村,政策倾斜力度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道路宽敞,村民出行便利,而原铁笼山村是非贫困村,政策倾斜力度小,主要的进出村道路都是单行道,道路狭窄,通行不便。要致富、先修路,我们村本身地理位置偏僻,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发展产业是个大问题,我向局里汇报了这一情况,得到了局领导们的重视和支持。今年9月,在局党组及安福镇党委的支持下,我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努力,推动超果院村3.3公里的道路加宽工程开工了,近期就要完工了。
在驻村的日子里,村民们“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我们的帮助下一个个得到了解决,村民们的笑容越来越多、人心越来越齐、精气神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好。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将牢记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使命,在这片热情和淳朴的土地上砥砺前行。
(封面图片来自中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