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 开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审计报
2023-01-19 14:30
0
+1
+1
党的二十大对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审计机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扛起新时代审计担当,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团结奋进,开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凝心聚力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主旋律。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团结奋斗”激昂开篇,以“团结奋斗”铿锵结尾,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审计机关要坚定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始终做到绝对忠诚核心、坚决维护核心、时刻紧跟核心、坚定捍卫核心;要推动审计与各类监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积极探索监督贯通、团结奋斗的创新路径,建立“纪巡审一体化”工作模式,完善“纪审结合”“巡审结合”,与纪委、巡视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交”机制,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管理、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等,凝聚各方监督力量,实现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增强监督整体效能。
心怀“国之大者”,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精辟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深刻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不足和困难。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一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应审尽审、凡审必严,既坚决查处“因地生腐”等传统腐败,也要精准惩治“雅贿”“影子股东”等隐蔽性腐败和新型腐败,瞪大眼睛、明察秋毫,促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二是要聚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等11个方面的部署要求,加强财政管理与绩效全贯通式审计,严肃查处顶风违纪兴建楼堂馆所、乱设乱用财政专户、乱存乱放财政资金等问题;加强重大政策措施全流程式审计,推动稳经济大盘和助企纾困超常规举措落地见效;加强重点民生资金全链条式审计,开展科技创新、就业优先等民生审计,紧盯未兜牢民生救助底线、挤占挪用民生资金等问题,维护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加强重点投资项目系统性审计,紧盯围标串标、项目推进不力等问题,促进最大化利用好投资潜能;加强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穿透式审计,深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化平台、同行业同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上下联审等创新成果运用,促进领导干部担当作为。三是要实施专班攻坚强力推进研究型审计,审计机关要积极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方式方法,加强审计制度集成创新,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实施专班攻坚模式,将研究贯穿于审前、审中、审后的全过程,以工作方案控制实施方案,以实施方案控制现场实施,提前预设审计成果,做到环环相扣、一以贯之,完善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机制,系统性加强审计质量建设。四是从严从实狠抓审计整改,审计机关要严格落实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有关要求,多管齐下跟踪指导审计整改,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对虚假整改、屡审屡犯、整改走样等问题,严肃严格抓好责任追究,积极推动被审计单位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修补制度缺陷,举一反三、规范管理,切实提升适应现代化治理水平。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以过硬作风更好履职尽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审计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忠诚卫士,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扎实做好各项审计工作,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增强斗争本领,强化许党许国、为国为民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廉洁从审理念,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要以党建创新引领审计业务创优,精心打造党建品牌,创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作者系海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